
冷却塔填料的核心区别集中在结构类型、材质、适配工况三大维度,直接决定换热效率、使用寿命和维护成本,具体差异如下:
-
斜交错填料:波纹呈 45°/60° 交错设计,气液接触面积大、接触时间长,换热效率最高,是目前主流类型,适配大多数工业和民用场景。
-
蜂窝式填料:结构规整如蜂窝,气液流动阻力小、通水能力强,适合大水量、低阻力需求,但换热效率略低于斜交错型。
-
点波填料:波纹带凸起触点,能分散水流、减少壁流,气液混合更均匀,抗堵塞能力强,换热效率介于斜交错和蜂窝式之间。
-
淋水式填料(老式):结构简单,水流呈水滴状下落,气液接触面积小、时间短,换热效率最低,仅用于低负荷老设备改造。
-
PVC 材质:耐温≤65℃,表面光滑不易结垢,价格亲民,适配常温冷却场景(如中央空调、普通工业循环水),性价比最高。
-
PP 材质:耐温≤95℃,耐高温、化学稳定性优于 PVC,适合高温工况(如钢铁、化工高温废水冷却),使用寿命更长。
-
FRP 材质:耐温、耐腐蚀性极强,机械强度高,适合强酸碱、极高温度的特殊恶劣工况,但表面易附着水流,需定期清洗。
-
木质 / 竹制填料:价格低但易腐烂、结垢,使用周期短(1-2 年),换热效率逐年下降,现已基本淘汰。
-
普通型填料:厚度 50-100mm,适配常规冷却负荷,满足多数常温、中水量需求。
-
高效型填料:厚度 100-150mm,波纹密度更高,接触面积更大,适配高负荷冷却场景(如大型工业机组)。
-
防堵塞型填料:波纹间距加宽,表面经过特殊处理,适合水质较差、易结垢的场景,减少清洗频次。